最近在深圳,也会外出。前几天,应一位非常有杰出艺术才能的弟兄的邀请,就在长沙生活了几天。现在的我,到了一个新的城市,最关心三个话题:第一个是,当地的教会如何?第二个是,那里的人口净流入状况如何,其实是关心未来的房价。第三个是,当地的军工和高端制造业水平如何。
每一份关心,都有独特的原因。第一个是关心福音的禾场。也是关心当地的弟兄姊妹,理所当然。第二个,关心人口净流入状况,仍然是关心禾场。居住人越来越多的城市,说明这个城市给人带来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梦想与激情,也容易陷入惧怕、痛苦与绝望。对我这个财经作者来说,现在发现给他们传福音,比给那些在政治上有梦想的人传福音,略略容易一些。此外,人口净流入必然带来房价的上涨,说明我在服侍教会时,在那里买房子,这样房子顺便有了战略投资价值。
至于第三个,纯粹与现在的工作有关。既然在深圳市AR技术行业协会上班,在理事长这个岗位,就要思考协会会员单位的产品在哪个城市更有应用场景,更有发展空间。这纯粹是一件在商言商的事情。我所在的行业发展了,我所在的机构效益好了,收入自然水涨船高。这就有利于我在当地买房,也有利于一切合理的生活。
我现在带职侍奉,思考的方式比较综合,在一些人看来,不那么“以福音为中心”。我并不赞成他们所下的这个结论。不是说“以福音为中心”是不对的,而是说,“以福音为中心”,作为一个成熟的基督徒必须坚持的生活方式,是基督的死和复活成为我们日常的记忆、基督的再来成为我们的盼望,支配我们的是在道和圣灵的带领下,得救的确据与平安,对基督救恩的感激,而不是律法的控告和辖制。这个时候的我们,即便买不起房,也不会伤心欲绝,也不会觉得低人一等,而是深知自己是寄居的,是客旅。
这绝对不是说,基督徒不能买房,不能办企业,不能挣钱,这样的话,在我看来这种控告和限制,是比以旧约律法来控告和辖制更低级的控告和辖制。甚至连律法主义都不是。很遗憾,某些人群就以此来建立他们的生活体系和信仰方式。
我坚定地认为,只要条件许可,最好买房。买房的第一城市,应该是他所委身的教会的所在城市。在哪个城市有自己的成长,就在哪个城市买房。
例如,我应该在深圳和北京买房。然而,因为一二线城市普遍限购,买房是需要资格的。深圳和北京的限购尤其严格。2013年从改革内参辞职后,我们一家就停止在北京缴纳社保,因为没有京籍,在两年多前才开始缴纳社保,我们在北京买房就要在三年以后。至于深圳,则要在五年以后。
另外一点,那就是有条件的就大胆买父母所在的城市的房子。在常规条件下,这是“生我”“养我”的城市。摩西十诫第五诫说,“当孝敬父母,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—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”(出埃及记20:2)。以弗所书6:2 说,“要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长寿”,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。箴言23:25说,“你要使父母欢喜,使生你的快乐”。
不了解东北和淮河流域的教会,但我可以肯定,无论是孝敬父母还是服事教会,在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教会中,处理的最好的就是温州教会。处理得最糟糕的就是大湾区一些某某宗的教会。大约十几年前,就有一些来自农村的牧者说,基督徒不能买房,而是要如何爱主。若干年过去了,这些教会留下来了一大堆对生活充满抱怨、也没有多少爱主的会众。在他们那里,且不说没有在圣灵里的平安喜乐,连一般人都有的积极生活的想法也荡然无存。
有条件的就大胆买父母所在的城市的房子,这也意味着,那个生我养我的城市,理当是“我”现在或未来的禾场。是的,那里有上帝的百姓,有生我养我的父母。
对,主耶稣自己也见证说,“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”(约翰福音 4:43-44)。我不是先知,的确我在浙江省金华市就不那么受欢迎,在同为浙江省地级市的温州就受欢迎了很多。然而,我的人生,是准备着受人欢迎的么?使徒保罗甚至充满激情地说,为了他的同胞与神和好而进入神的国,他情愿与上帝的恩隔绝。这当然是终极性的宣告,是最果断的信靠。
此外,第三点,在买房的时候,杠杆不要太高。这不是说不用杠杆,合理地使用杠杠,有利于自身投资的利益最大化。而是说,房子实在是太重的重资产,在杠杠过高的情况下,一旦生活中发生了太大的变故,我们容易资金链断裂。
为了维系高杠杆的放贷,我们不得不拼命挣钱上班,陷入“工作崇拜”之中。或者非常激进的投资,以至于资金链断裂,前功尽弃。2011年及其之前温州的弟兄姊妹,对此有刻骨铭心的记忆,如今这十年,我相信他们已有蔚为壮观的改变。
一些人利用杠杆买了房,为了还房贷,还要支付家里老小生活费用,甚没有为十一奉献预留资金。那些租房的弟兄姊妹,还能正常十一奉献,即便一直以来没有钱买房。对比之下,前者所做的,在我看来,就是在基督教里的剥削,是不仁不义,是财务方面的极大邪恶。
第四点,买房之后,最好留下充沛的流动资金,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,更可以幸福地帮助那些在危难中的邻舍和弟兄姊妹。在圣经里,上帝特别要我们爱的,一个是仇敌,一个是身边的邻舍,当然还有教会里的弟兄姊妹。罗马书5:6-8的总意就是耶稣在我们还是神的仇敌时就爱了我们,在十字架上爱了我们。
爱仇敌和邻舍,而不是爱宠物,也不是爱我们无力去爱的非洲人民,在福音里理所当然。或者说,我们不要做“白左”“黄左,搞“乌托邦”,忽悠人,也忽悠自己,建立自己的义,却迫害身边那些在生活中爱人如己的弟兄姊妹。
其他的,所谓基督徒“该不该买房”、“怎么买房”,很多就是细枝末节的话题。
所谓细枝末节,不是说不重要,是说在一个“以福音为中心”的框架下,是可以在商言商、就事论事投资的。例如,我认为,在工作所在的城市,是可以不买房的。然而,一个正常的基督徒,工作的地方,就是教会所在地,他也会因为教会在哪里而在哪里工作。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。
我们写过很多文章,讨论过常态条件下如何买房。这些是业界人士反复讨论,且已经达成了诸多共识的。市场的资源配置,是最理性的,还是要尊重客观规律。
如今在深圳,下午又要回到北京。深圳、北京和浙江省金华市,以及陕西省西安市,是我如今最牵挂的四个城市。这次去长沙,湖南人民给我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。我一生中有好几位很关心我的师长,都是湖南人。当然,在近代,湖南人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。如今,湖南人依然以他们的鲜活的气息,在感染身边的人,似乎给我们带来了变化的希望。
这里是南中国福音的洼地,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房价的洼地。在市政府所在几百米内,住了两天,据说这里的学区房的价格是14000元左右。这个省会城市价格如此低,原因在于长株潭一体化,甚至说要合并株洲和湘潭,因此用地空间非常大,不像深圳、厦门和杭州。我不评价湖南的城市群政策,但可以肯定,也因此,长沙未来的房价,上涨的空间也不会太大。
我的家乡浙江省金华市,和长沙一样,在今年,成为了中国的自贸区。这种顶层设计安排,是有利于房价上涨的,当然,它的边际效用也在空前地下降。在长沙的时候,我们弟兄两位,曾经在湘江边的湖南金融中心看着两岸的高楼大厦,对比浙江金华和湖南长沙的房价。金华是浙江很一般的地级市,长沙是湖南的省会城市,职工平均工资差不多,金华的房价却比长沙略略高了一些。相近的很多地段,甚至高了0.5-1倍。
我了解过南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各个省会城市、加上浙江福建的省会城市的房价,可以说长沙的房价收入比是最低的,也是最亲民的。例如南昌的房价却是长沙的两倍,收入据说只有长沙的一半。所以,长沙的“幸福指数”是比较高的,或许也因此,在这里传福音很难,或许也因此,上帝预备了低房价让我们有机会以那里为我们未来的家。对此,每个人都可以在上帝所给的使命和信心中来看待。
但愿我们今天的讨论,有利于我个人和我们大家在未来的人生重大决策中建立一个准心,确立一个主基调,就是以福音为中心,来看待我们周遭的一切。
岷江大道片区82万元
老城区59.8万元
高铁片区62.8万元
岷江大道片区66.8万元
老城区36.8万元
岷江大道片区99.8万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