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的灵魂在于它的文化;
城市文化的体现在文化地产。
作为千载诗书城的眉山,有着国内众多城市不能比拟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
为何却在城市发展的征途上陷入了同质化的尴尬局面?
如何破局
城市需要文化,发展中的眉山更需要文化
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过: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,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,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。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《伊斯坦布尔宣言》强调:城市,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、健康、安全、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。
1977年,城市规划师们制定了《马丘比丘宪章》,认为城市的物质形态是特定社会群体进行文化活动的历史积淀,文化首次成为城市的要素。
新成立的眉山市,正处于全面城市化的转型时期,城中有村、村中有城的插花现象较为普遍,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让这座城市面临诸多难题,要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,必须统筹城乡发展,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。
当然,这还不是城市的全部,城市的灵魂和核动力在于文化,以及文化大浪淘沙下的文明。
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怕的,同样可怕的是没有文化的城市。
城市发展十余载,我们终于找到了城市健康良好发展的密码,那就是文化。东坡宋城建设的提出,让我们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决定带我们走一条文化与城市的融城之道,以文化城的目标也成为了决策层的集体意志。
A 文化地产是最直接的城市文化体现
城市建设需要文化,但文化并不等同于建几个镬耳造型的仿古屋。我们需要的是文化如何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发挥灵魂性的引领作用。
在思考这一问题的同时,我们将目光望向的一些著名的城市,如北京,如西安,如丽江在他们身上,我们看到了许多文化地产的身影。
什么是文化地产?
近年来,地产文化是一个被人们经常提及但又实际诠释不足的理念。何为文化地产?文化地产是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开发模式,是用文化引领规划、建筑设计、园林景观、营销体系、物业服务的系统工程。文化地产是把死建筑变成活建筑的系统工程。房地产传统开发模式是以建筑为核心,文化和概念仅作为营销手段;而文化地产是以文化和生活方式、居住理想为核心,用文化提升固化建筑价值。
文化地产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
地产,除了我们能看见的一切钢筋、水泥、高度、体量、造型、颜色等物质的东西外,还充满着符号、表情、印象、感觉等精神内涵,地产也是一种文化。人们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处住所,而是对一种生活品位和格调的追求。实际上,房地产行业从最初的玩关系到后来的玩概念、玩主义,不少开发商已经或多或少触及到文化。开发商喜欢把我们不只是卖房子,而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挂在嘴边。可见,作为居住文化的存在形态生活方式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并不陌生,从这一点上来说,任何一个地产项目的营销都或多或少可以冠以文化的名义,至少卖生活方式就打了文化地产的擦边球。只是在传统文化偏见的引导下,我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常常局限于文化名人、文化习作或传统的四书五经和铜窑瓦罐,而忽略了我们自己本身其实也无时不处身文化之中、同时也是文化的缔造者。
城市建设离不开地产,地产离不开文化,这直接促进了文化地产的发展
居住本身是一种文化,并且一直在进步。当人们对居住生活的要求达到一定程度时,从产品的价值追求就上升到了对文化价值的追求。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,我们始终在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。
文化以地产为平台,地产以文化为内核是文化地产的现实走向。文化与地产互动地结合而产生的地产文化,从本质上说将是最具有强大引导力和推动力的生产力。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人,那么建筑就是这个人的躯体,文化就是这个人的精神和灵魂。没有地产,城市无所依存,没有文化,地产和城市本身也将没有灵魂,也就不可能有精彩和真正的发展。
B 眉山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地产
不可否认,眉山建市十余年,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,经济也实现了快速增长。但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城市,眼中却充满了遗憾这就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为普通的一个城市,同质化严重,缺少自己的个性,驻足城中,除了高楼,看不到这个城市特定的历史符号。
前几日,我在和眉山市前政协副主席、眉山著名苏学专家张宗全先生聊天时谈到这个问题,张老也是满脸遗憾:眉山是古时经济重镇,兵家必争之地,有着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,同时更是享誉全球的三苏父子的故乡,全国独有的八百进士之乡,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,古城墙、城门楼、三苏公园坝子、藏书楼一些宝贵的历史资源由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缺乏保护,被替换成为了随处可见的钢筋混凝土建筑,令人扼腕叹息!
我们有著名的三苏文化,有长寿文化,有美食文化,有忠孝文化但除了三苏祠,还有什么才能成为眉山的城市文化名片?我们拿什么来叫响载诗书城的口号?而拥有众多文化资源的眉山,为何会走入千城一面开发建设的怪圈?
我曾经和市建设局一名管理人员谈论过眉山的开发商,他这样说过:我们的很多本地开发商是半路出家,多由包工头转型而来,那个时候的时代背景,使得其中大部分人没能够像国外的建筑商和开发商那样,系统地学习过诗歌、音乐、绘画、雕塑等艺术门类,对于音律、节奏、结构、色彩、造型和解构等没有较深的认识和体验。但是改革开放后,许多人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并投入到地产中,开发一些基础的房地产和商业地产的项目,但做出来的产品往往单调、没有生气,原因在于缺少文化内涵。
其实住房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现实需求,也是一个人一生非常重要的生活体验。建筑生活环境是否能够符合居住者的知识文化结构和生活方式,是目前开发商需要思考的大问题。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房子虽然只建成十几年或不到10年,却已经很不耐看了,住得也很不舒服,但是推掉重建将会造成土地资源、劳动力资源和各种资源的大量浪费,非常可惜。我们希望看到的,是像丽江的大研、束河古镇,成都的宽窄巷子一样的百年藏品,当这样的建筑出现时,足以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,成为不可拆除的城市标志。
只有当一个建筑被赋予了文化,才会被人铭记,才会被历史铭记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迪士尼主题乐园所在的地块,面积有1.5万多公顷,当时还是一片荒地,被迪士尼购买时只花费了不到1000万美元的价格,算不上非常值钱。然而,当迪士尼在这块土地上加入了动画元素、世界公园、一流的娱乐项目以及配套酒店设施等,让这里成了度假、旅游、休闲的天堂,吸引了世界各地游览者的到来,创造了近百亿美元的价值,因为土地被赋予了文化内涵。
C 文化地产势在必行,以文化城刻不容缓
虽然在此前的眉山,房地产开发蓬勃发展,也有不少楼盘打出了生活方式、XX风情这样的文化牌,但都没能上升到代言一个城市的高度,仅仅只能叫做触摸了文化地产的边缘。
建筑是一种凝固的音乐。美国著名建筑学家佩夫斯纳曾经说过,房地产并不是土地、材料和功能的市场,而是时代、文化和精神变革的产物,楼盘并不是钢筋加水泥,它产生于它所要求的文化和精神,一个楼盘只有注入了文化内涵,才能增加它的价值,产品本身就像是流行歌曲,很容易过时,只有附加在楼盘上面的文化,才能持之以恒。化地产是没有大一统的概念的。因为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它特定的文化底蕴,地域的差异决定了房地产产业在各个城市不同的发展状态。它只能是结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定位,反映在各自项目的具体细节中。把项目的主题文化溶入到平时的建筑细节与生活环境中,把项目的主题思想与建筑风格全部提炼至项目建筑与文化概念中。
真正属于眉山的文化地产,应该是能真正代表着眉山的历史文化的产物,不光从建筑的外形,更要包括建筑的内涵和细节,开发的理念,营销的手法,物管的服务,都要系统的遵从历史文化这一总的原则。那么遵循这一原则,眉山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地产?
答案是肯定的。
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应该算是玫瑰园地产正在开发的玫瑰园(17)期眉州公馆项目。该项目从立意之初就考虑充分,要在眉山做一个传世精品。使用年限40年、70年的商品不足以传世,玫瑰园人要开发的是像成都的宽窄巷子一样具有文化的地产精品。
在开发时,考虑到项目内有着眉山仅存的一段古城墙,同时项目又是古眉州官邸旧址,玫瑰园大量走访了眉山当地的文化名人,充分听取了他们对于打造文化地产、保护历史文物的建议,做出了花巨资、保文物、做精品的巨大利益牺牲,规划方案历经十余次修改,古城墙的修复与完善、城门楼的重建、中式外观设计、江南水墨园林打造、售楼部装修古色古香项目处处透露出历史文化的气息,被市委市政府称为打造东坡宋城建设的引爆点。
昨天的客户买房子,今天的客户买绿化,明天的客户买文化。在消费者日益理性的今天与未来,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最终产品文化的竞争,房地产文化是一种科学与艺术、经验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度综合性的文化。而这种文化也已经越来越得到开发商和消费者的认同,成为一种地产发展的必然趋势,就如当年的商业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,拥有了自己的商业文化一样,随着地产的进一步成熟,开发商越来越多地将生活的理念注入到地产,地产也就拥有了自己的文化。
应该说,眉州公馆在眉山率先开启了地产开发向文化地产之路进军的序幕,引领了眉山东坡宋城的建设。而随着东坡宋城的建设,越来越多的文化地产会在眉山涌现,届时,百花齐放,百鸟争鸣,共同打造出属于眉山人自己的、具有眉山地域文化特色的一张张华丽城市名片。
结语:从以文化城到以文化人
眉山房地产已建和在建项目很多,但纵观整个市场,我们缺的不是豪宅,而是名宅。名宅与豪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文化内涵,为什么能形成名宅,就是因为具有名人效应和文化沉淀,一个楼盘只有具有相应的文化,才能感召一定的目标群体,只有具有文化魅力的楼盘,价值才更有指向性,也更有冲击力。
从物化到文化是地产行业必走的一步。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,地产建设的量与质达不到和谐的平衡。房地产作为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载体,必然不断地吸收和表现最新的文化形态,才能透过沉重的建筑外壳表现出鲜活的生命力。从人本位来说,文化内涵的丰富有助于提高产品的人性化成分,能让人与建筑更好地融合,从而促进生活质量,达到真正的安居乐居状态。
以文化城是我们当前和接来下的城市发展任务,但绝不是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,最终的目的是回到人身上。马克.吐温有经典名句是这样说的:一个富有的人如果兴趣广泛,那么他的人生相当于7个人生;一个富有的人如果对文化无知无求,那么他的人生只能相当于半个人生。城市的建设,只是为了承载让生活更美好的梦想。以文载道、以文化城、以文塑人,只有三者和谐统一发展,才能实现用文化调动眉山人的建设热情,最终实现引领眉山产业、城市、环境和民生全面发展的时代潮流。
岷江大道片区82万元
老城区59.8万元
岷江大道片区66.8万元
老城区36.8万元
高铁片区62.8万元
岷江大道片区99.8万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