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低首付 这个“馅饼”谁信?

    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持续推进,部分房产开发商的日子并不好过。有开发商为了获得销售业绩,迎合购房者降低风险、一次性投入少的心理,推出低首付购房策略以抓住客户。那么超低首付可信吗?超低首付购房究竟存在哪些风险呢?为此,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。

  现象:低首付促销非常诱人

   近日,眉山城区一楼盘打出了“首付2万即可拥有舒适大三房”的广告宣传。记者对此进行了咨询,一名售楼员介绍说,比如一套房子总房款30%的首付款是12万元左右,购房者只需首次支付2万元左右即可购房,其他的首付款由开发商“借”给购房者支付。当然,购房者要在约定时间内还清这些首付款。该售楼员强调说,由开发商“借”的首付款购房者是不需支付利息的。该售楼员还说,这类优惠只针对首套房,二套房不参与。

  “如果还不起借款,会有什么后果?会不会把房收回去?”针对记者提出的这些问题。售楼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。只是说,这个完全可以放心,因为有专门的协议进行约束和规范。而且,在签订协议前,开发商会对购房者有一个很严格的综合考量,购房者也必须要同意才行。

  随后,记者又打电话到眉山城区另外一家宣传“零首付”的售楼部咨询,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,零首付只是一种促销活动,如果资金紧张,可以选择付按揭首付的一半,差额部分由开发商无息垫付,这个钱需要在交房前付清。

  爆料:低首付由来已久,短期压力会很大

  “几年前,我就听说有,想了想,还是没动。”购房者马先生透露,超低首付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,早在好几年前,眉山房地产市场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促销手段,而且很多楼盘都曾采用过这样的方式。

  “这就是忽悠人。”马先生介绍,所谓的超低首付只是暂时缓解了按揭一族的买房压力,最终还是要全部付清。而且首付欠款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还清,一般不会超过两年。这也就意味着在最初两年时间里,购房者会面临首付、月供、交房时所交税款等多方面的资金压力。“这就是一个伪命题,如果在两年时间里,能凑齐这部分钱,也就不需要给开发商借,如果凑不齐,借了也还不起。”

  “如果没实力,想都不要想。”马先生算了一笔账,假如一套总价38万元的住房,银行按揭三成首付大约12万元,银行贷款26万元,20年月供1900多元。交房时,各种税款费用预计1万元。如果在购房时,背负10万元的首付欠款,两年还清。那么在两年内,购房者需要的资金接近16万元,压力可谓不小。

 

 楼盘的低首付促销广告。

  质疑:低首付究竟靠不靠谱?

  “大家看房价天天涨,有人借钱买房,估计会选择下手。”走访中,有知情者指出,在房价快速上涨的时候,这类促销手段会很有效。相对于房价上涨,买房越来越难的风险,这点风险会被不少购房者忽略。“与其看着房价天天涨,有的想法是,不如冒点风险下手。”

  据了解,所谓的零首付或是超低首付,就是开发商在评估购房者购房能力的前提下,购房者可先付部分首付款,其余部分由开发商垫付,垫付款购房者在规定时间内付清。随后双方签订购房合同、办理按揭贷款等手续。开发商为防止购房者推延还款,双方还要签订系列制约协议。

  记者走访一些楼盘发现,低首付促销让购房门槛降低,令选房看房者的热情明显高涨。

  在一家宣传零首付的售楼处,记者见到了前来咨询购房的市民王先生。他介绍说,自己是从外地来眉山打工的,结婚几年,夫妻俩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交首付款,贷款买房。可前些年不断高涨的房价让他们手中的6万元钱不断“贬值”,“我们只好望楼兴叹了”。近来一些楼盘推出的超低首付政策,让他们看到了购房的希望,夫妇俩决定尽快买房。

  然而,面对这样的“低首付”促销,也有很多购房者表示并不买账,“这是和消费者玩概念,都是开发商想吸引购房者、提升成交量的营销手段。”在一个售楼处看房的朱先生哭笑不得地说。

  观点:超低首付风险多

  分析人士认为,超低首付是开发商为了刺激市场而做的促销活动,表面上看,对购房者有利,而开发商及其指定企业并不具备合法的借贷资格,楼盘销售零首付名不副实,很可能会给购房者带来较大的金融信用风险。

  有业内人士表示,开发商宣称的超低首付,实际上不可能真正实现。超低首付要实现,无非是开发商或第三方以借贷或其他方式替业主交纳首付。开发商采取此种策划售楼能缓解资金压力。对于购房者来讲,一但购房合同、借贷合同签订生效,购房者就应严格履行,当出现“断供”时,业主就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。

  另外,银行对按揭贷款的购房者审查严格,一旦购房合同签订后,按揭贷款手续办妥,购房者就将面临支付第三方垫付的首付款等费用。有观点认为,这是一种“杀鸡取卵”的做法,采用这样的方式促销,说明开发商的资金可能出了问题,如果是这样的话,将来购房者买了房,风险会更大。购房者在买此类优惠房时一定要仔细看清合同约定,考虑好相应的风险。

  “如果还不起,纠纷起来会很麻烦,最关键还是自己要有实力。”有人士介绍,不管是银行按揭还是所谓的超低首付按揭,购房者都必须要量力而行,仔细盘算自己的承受能力,不要盲目跟从。

 短评 “杀鸡取卵”背后风险应重视

  有人说,超低首付,无异于透支楼市的消费力,是一种“杀鸡取卵”的做法。但比“杀鸡取卵”更可怕的是其背后的巨大风险,而且这个风险无处不在。

  从购房者的角度来讲,如果没有真实估算购房实力,而被超低首付引诱下手,到时还不上开发商的钱,该怎么办?即使购房者有钱,但就是不还,这又怎么办?尽管没有案例,我们不好分析,不过这种担忧在逻辑上是存在的。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讲,“借”出去了这么多钱,而且涉及众多的购房者,如果中途出现什么问题,到时收不回来钱,无异于是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

  同时,所谓关于借款行为和协议,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“身份”,还值得商榷。如果是作为购房的补充协议,有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,效力有多大,谁来保障?如果是开发商和购房者私下的行为,那开发商是否具备向如此众多的人发放借款的资格,如果出现纠纷,和房子有没有关系,有多大关系?

  熟知楼市的人都很清楚,房地产市场的历次调控,往往会涉及到按揭购房的政策。这也就意味着,银行按揭的最低首付比例是调控房市、防范风险的最重要手段之一。突破最低首付比例,并且“广而告之”的做法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高明的“擦边球”,且大有完全不把调控当回事儿的嫌疑。从房市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,任何有违相关法律法规和房市健康发展精神的“擦边球”都应该严厉制止。
 

网友参与评论
 
条评论
表情
点击加载更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