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府公园城,眉山创新谷
去年,我们公布了
“关于眉山环天府新区经济带规划的批前公示”
而就在最近,
《眉山环天府新区经济带规划》
已经眉山市政府批准实施啦!
规划中涉及到12个乡(镇),
到2025年,
这些地方将迎来大变化大发展!
赶紧来看看!
规划范围包括彭山区和仁寿县的12个乡镇全域,分别为彭山区青龙镇、牧马镇、锦江乡;仁寿县视高镇、兴盛镇、清水镇、里仁镇、鳌陵乡、高家镇、观寺镇、中岗镇、向家镇,共530平方公里。
规划期限近期至2025年,远期至2035年,远景展望至2050年。
战略定位:天府公园城、眉山创新谷
核心功能:开放创新引领区、成眉同城突破区、绿色生态样板区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、美好生活示范区。
发展目标:
1、近期(2025年):加快建设开放创新引领区,成眉同城突破区,在全市率先实现次级突破,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
2、远期(2035年):加快建设绿色生态样板区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美好生活示范区,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都大都市区重要节点城市。
3、远景(2050年):全面建成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区重要节点城市,全面建成眉山环天府新区经济带。
2025年:总人口40万人。城镇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。
2035年:总人口77万人,其中包含20万旅居人口。城镇建设用地75平方公里,并预留25平方公里弹性建设用地,总规模不超过100平方公里。
镇区人均建设用地不大于100平方米。
01
构建“三山三片,多水多点”
全域生态安全格局
三山:保护龙泉山、彭祖山及长秋山植被和生物多样性,保护山体不被破坏侵蚀。
三片:三片山前生态敏感区限制开发建设,保护林地资源,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及地灾治理,破坏地区进行生态修复。
多水:重要水系及其支流、重要引水工程,预留水系绿化缓冲带并进行水环境整治。
多点:区内重要水库山塘,作为水源或径流调蓄水库,严格保护严禁侵占。
02
构建成眉协同区域空间结构
融入四轴,带动三大板块。西部片区融入成德绵眉乐城镇发展轴;中部片区与成都共同构建成眉协同发展轴;东部片区对接龙泉山东侧产业带和成渝国际创新发展轴,融入大临空格局。
三擎驱动,促进城乡一体。重点培育青龙、视高、临空三大发展引擎,带动环天府新区经济带以及周边区域的全面发展,促进全域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。
依山傍水,彰显生态特色。依山傍水建设城市,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突出公园城市特点,体现生态价值。
03
构建“一核两翼多点”经济带空间结构。
一核:天府眉山核心区。立足天府新区中部创新主轴,紧密对接成都高新区、天府科学城,充分发挥自身山水资源优势,打造以电子信息、数字经济和高端服务为主导的创新服务核。
两翼:西翼为天府眉山高端产业区。依托成德绵眉乐城镇发展轴,落实天府新区南侧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要求,构建以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先进材料、数字经济、高端服务等功能为核心的高端产业功能区。东翼为天府眉山临空经济区。依托临近天府国际机场和空港新城的区位优势,打造以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先进材料、数字经济、高端服务为主的产城融合区。
多点:打造眉山环天府新区经济带范围内的多个特色小城镇和田园综合体,乡镇建设突出自身特色优势,用地集约布局,彼此之间形成网络化交通联系。
构建中部、西部、东部三大产业重点片区,带动全域多点共兴。重点优化调整工业布局,加强培育战略新兴产业。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,加快创新发展。推进农业结构化改革,实现全域乡村振兴。
规划形成“综合中心-片区中心-社区中心”三级中心体系, 1个综合中心(天府眉山综合服务中心)、2个片区中心(东部片区中心、西部片区中心)、多个社区级中心。
构建由森林公园、风景名胜区、郊野公园群、城市公园绿地和城市绿化环境构成的全域公园体系,将环天府新区经济带建设成为大公园。
青龙镇柏杨沟水库
图:刘国兴、袁彬彬
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规划建设全域绿道游憩体系。以区域级绿道为骨架,城市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相互衔接,形成串联城乡公共开敞空间、丰富居民健康绿色活动的全域绿道体系。
融入区域,构建与成都无缝衔接的以铁路系统、轨道交通、高速公路、快速通道四级对外交通体系。 建立绿色低碳的经济带内部交通体系。
强化开放协同、坚持生态优先
厚植眉山特色、体现更高质量
规划明确,
经济带应积极融入区域格局,
充分落实并践行“两山”理论,
顺应丘陵地区的本底特征,
创新性地提出未来具有
眉山市特色的公园城市建设模式,
充分吸取成都等大城市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,
科学规划,最终推动经济带的城市建设
走上一条内涵提升、集约高效的新道路!
争做公园城市答卷人,
天府眉山,未来可期!
文章图片来源于眉山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马上删除。
岷江大道片区82万元
老城区59.8万元
高铁片区62.8万元
老城区36.8万元
岷江大道片区66.8万元
岷江大道片区99.8万元